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6期
编号:13181307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治疗外,在生命体征稳定后3 d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 观察组实施的早期康复训练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 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预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02-0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之为脑血管以外[1],不仅病死率高,而且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务工作者对脑卒中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其系统的康复训练措施也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因此,为减轻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发病年龄45~78岁,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2],并经MRI或CT证实排除恶性肿瘤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5~78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6~77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是脑梗死或脑出血给予相应抗凝、溶拴、脱水、降压、止血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待生命体征稳定3 d后便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干予措施如下:(1)早期心理康复护理。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切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医护人员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适时的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住院环境,更加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整个康复训练治疗。(2)智力、语言训练。采取听、说、看、读等训练方式,每天1 h以上,并利用图片等强化患者记忆,多与患者交流其最感兴趣的事情,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早期发音应以“啊”音和“喔”音等单音训练为主要方式,尽可能的延长发音时间并用力张口发音,以有效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闭锁功能的恢复。(3)体位护理。卧床期协助患者左右侧卧位及平卧位交替相互翻身,保持正确卧位,侧卧时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屈曲,以防下肢挛缩,平卧时瘫痪的上肢保持外展,并抬高手腕部以预防水肿,同时鼓励患者尽早用患臂支撑。(4)咽部训练。对吞咽困难、呛咳的患者尽可能让患者坐起进食,自己动手小口慢食。(5)行走训练。协助患者由坐位到站立行走,起初时搀扶患者慢步行走,行走时嘱患者抬起头,注意行走姿势、技巧及速度、脚后跟要抬起。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属工作,使其从精神、生活上安慰,鼓励和帮助患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1.3 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程结束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为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为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减少18%以下为无效。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拟定标准[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3],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使家庭和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在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同时,更应该对幸存的脑卒中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期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功能[4]。

    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及肢体功能位置,各关节被动运动及坐、立、行走的基本训练,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该病的致残率[5]。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促进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或侧支循环的形式,帮助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同时,也强化健侧肢体的主功运动,改善患肢的血液流动性,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改善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从而改善脑供血,降低血液粘滞性,预防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改善全身情况[6-7]。同时,护士应对康复过程进行效果评估,信息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保证康复计划及治疗方案持续有效的执行。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54.

    [4] 王艳萍,王利民,杨希真,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80-81.

    [5] 张利平.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97-98.

    [6] 牛慧,牛桂枝.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1(10):28.

    [7] 孙玉珍.脑血栓患者100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36):173.

    (收稿日期:2012-02-22), 百拇医药(李庆芬)